进击的巨人2 最终之战

進撃の巨人2ファイナルバトル

进击的巨人2 未来的坐标

進撃の巨人2 未来の座標

进击的巨人2

進撃の巨人2

进击的巨人 逃出生天

進撃の巨人 死地からの脱出

进击的巨人 人类最后之翼

進撃の巨人 ~人類最後の翼~

进击的巨人

进撃の巨人

从进击到趴窝?谈谈《进击的巨人》

作者 等待鱼鱼   编辑 箱子   2021-04-19 09:48:15

福岛的废水进入太平洋,和地鸣相比,哪个更可怕?

  本文包含《进击的巨人》完全剧透,尚未看完漫画版的朋友请谨慎阅读。


  2021 年 4 月,《进击的巨人》终于完结。

  关于本作的内容争议、人物塑造、情节合理性乃至本身的价值取向,即使在汉语互联网上,也已经有太多甚至过多的争论。在结局揭晓的时刻,许多读者表示完全不能接受,也有一些自觉很满意的读者懒得出声,更多的人则被结局冲击到不知该说什么。

  值此完结之际,我并无能力用寥寥数千字去客观地评价本作,只是希望,能用此文为各位读者老爷提供另一个思考的角度。

差强人意的动画

  本作在内地的流行,并非从漫画连载(2009 年)就开始,而是像大部分在内地流行的日本漫画作品一样,是从动画版播放(2013 年)才开始的。因此,我们先从动画版这个衍生品开始说起。

  原作在动画化后曾同步引进内地,其相对激烈的剧情在当时的萌系动画中显得特立独行,因此产生了一大批“狂热爱好者”(即“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喜欢《进击的巨人》的人”),更诞生了“巨小鬼”之类略带贬义的词汇。此外,大量只看过动画的观众们,被前期剧情中主角组杀伐果断、善恶分明的行为所欺骗,把本作误认成一部类似《钢之炼金术师》的严肃又正统的热血少年漫画,并在后来情节急转直下之后显得措手不及。

《钢之炼金术师》作者荒川弘(牛姨)是难得一见的女性少年漫画家

  动画版的音乐质量非常不错:前期 Revo 创作的几首朗朗上口的主题曲能够迅速引发传唱和热烈讨论,随后几位视觉系巨头的作品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泽野弘之意料之中地发挥稳定;中后期加入音乐创作的神圣放逐乐队(主唱是女装大佬,精神状态一直不是很好)更是由谏山创钦点,其负责制作的几首歌曲都与原作情节和氛围相得益彰。苛刻一点来评价,动画版谈不上是灾难,但除了音乐,并无更多可取之处,这种情况很类似早年的 SD 动画版。

神圣放逐乐队的主唱の子

  动画版给我个人的感觉,也就这样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致七十年后的你

  与如今广泛商业化的业界不同,二战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漫画从业者,自愿承载非常沉重的社会责任。这种自愿倾向,实际上是由战后日本政府的一系列迷惑操作引起的。

  距今七十年前的 1951 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战后至今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局势起到重大影响的条约之一,它部分地消除了日本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地位。面对这个不平等条约,当年的日本人民并不像如今这样躺平享受甚至高呼好爽,而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群众抗议运动,史称“安保斗争”。

在安保斗争的高峰时期,经常有几百上千万人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参与游行示威

  安保斗争最终不可避免地迎来失败结局,但其带来的影响力始终潜藏在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延伸到了文艺领域。其中,有许多参与过安保斗争的年轻人后来成为漫画家,这让战后直到九十年代的日本漫画一直带有一定的进步色彩。1982 年,中曾根内阁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混乱纲领,大幅向右甚至美化侵略,日本社会开始群魔乱舞,更引起了心怀良知的漫画家的强烈反应。

  可以说,在九十年代之前,日本漫画作品中反对战争、反对帝国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这种思想自手冢治虫、藤子·F·不二雄、水木茂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漫画巨匠开始,经过宫崎骏、押井守等人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了动画领域,似乎会永远延续下去。

水木茂揭露日本侵略战争罪恶历史的《漫画昭和史》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事情开始起变化。一方面,由于日美安保体系的不断固化,新一代日本人越来越习惯于甚至希望活在美国的彻底控制下,加之泡沫经济破裂的毁灭性影响,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受众对于 ACG 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慰藉。这导致 ACG 作品主题迅速向内收缩,几乎彻底放弃了对宏大命题的思考。

  正是这种土壤孕育出了一代神作 EVA,它用更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和更符合“平成废宅”思维状态的内涵改变了动漫产业。简而言之,上一代作品中的“我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彻底变为“我如何对待自己”。体现在漫画作品中就是,原本随处可见的针砭时弊(即使是在儿童漫画中也并不罕见,比如《哆啦A梦》里用来嘲讽田河水泡的流浪犬小黑),让位于“我很痛苦”“我为什么这样痛苦”“我如何与自己和解才能不再痛苦”。

  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讨论似乎断绝了,直到《进击的巨人》出现。

阿妮追逐调查兵团的情节中,大家一直在纠结右翼的人到底怎么样了

  内地互联网关于谏山创思想倾向的争议汗牛充栋,怎么说的都有。虽然谏山创本人曾说过自己在刚开始构思的时候只不过是想画巨人 MMA,但他本人必然是带着思想倾向去创作的。这既包括上图那句颇有恶意的台词(但需要注意的是,反对右翼的未必是左翼,也可能是无政府主义),也包括贯穿全作的对“现有社会秩序”的质疑和反抗,甚至些微地触及到了引发主角组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 马莱之所以要夺回始祖等巨人的血脉,是为了能够迅速征服帕岛,抢先占有岛上蕴藏丰富的可持续能源。而经历过内地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知道,迫切的能源争夺,本质上是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

  当然,以谏山创的成长背景和思维模式,确实没能力像宫崎骏、水木茂等前辈一样,更深入地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不过既然有人试着去讨论,至少比全然无视要好得多。与九十年代至今其他引发日本社会广泛讨论的漫画作品不同,《进击的巨人》在大部分篇幅中,都在描绘“我如何对待这个世界”。不论是最初的“我要冲出围墙奔向自由”,还是中期的“围墙以外是否有真正的自由”,甚至是后期的“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应当付出什么”“即使毁灭世界我也要实现自己认定的自由”,主角组的自我成长都围绕着作为客体的世界展开,也基于客观因素的推动。

  《进击的巨人》试图用漫画面对社会问题这个并不容易描绘的玩意儿:因为生活环境所迫,主角组最初反抗的是巨人;随后,因为弗里茨王的大棋,很快来了一段“巨人竟是我自己”,并展开了日本漫画中少见的、不是特别幼稚的权谋戏码;再然后正式进入主线剧情,读者们发现,原来主角组的敌人是全世界。整部漫画从头到尾,主角组面对世界毫无还手之力,毕竟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对抗世界潮流呢?

有很多读者被莎夏之死震动

  这与近二十年占据日本漫画统治地位的热血少年漫画截然相反。热血少年漫画的核心观念,即所谓的友情努力胜利,往往强调主角组相互扶持、通过努力、取得胜利,而对客观因素避而不谈 —— 只要善良一定会有朋友、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这种观念给少年漫画用一用倒是可以,但不能直接用在试图讨论严肃命题的作品中 —— 同时也谈不上能够反应、反思社会问题。

  因此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目的角度把《进击的巨人》与《攻壳机动队》《风之谷》(漫画原作)等较为深刻的作品归为同一类,即专注于讨论人与世界的关系;若仅看作品的前半部分(前后的分界点是主角组终于来到海边,插叙海对面故事并引出“进击的巨人”真正含义),本作体现出的进步思想甚至可以和早期的《风之谷》平起平坐。这对于 2009 年乃至 2021 年来说都非常难得,更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日本漫画中,讨论严肃命题的作品(姑且不论本身的倾向如何)将会越来越难以大规模流行。毕竟现在的日本漫画和动画愈发脱离了社会性,更为强调作为感官刺激的功能性。

  遗憾的是,在《进击的巨人》后半部分的故事中,也就是真正试图描绘世界尺度的矛盾和冲突过程中,一个在日本 ACG 作品中司空见惯的致命问题,还是出现了。


下一页:更多内容

| (158) 赞(97)
等待鱼鱼 特约作者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158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