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玩编享:如何与长辈相处?一个合格的游戏宅所应考虑的问题

作者 北山杉   编辑 EK   2017-09-15 16:27:46

当与长辈在视野、兴趣、获取信息的渠道、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协调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编玩编享栏目致力于将UCG小编们的所玩所看所想分享给大家。每一期都会邀请一名UCG小编来聊聊自己近期玩的游戏、看的番剧、读的书籍、生活的感悟、工作的经历等等。这里,便是你了解UCG小编们的最好的窗口!

  本期小编北山杉

  个人介绍:杂食玩家,严肃向美少女游戏爱好者


  如何更好地和长辈朝夕相处?这是大部分年轻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我们游戏宅而言,当与长辈在视野、兴趣、获取信息的渠道、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协调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两位分别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当然,主要还是安利《我们俩》,关于青山七惠我们下次再聊),来看看中日两国的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何不同之处。

  许久以前,大概在我第一次踏上社会之前,我怀着强烈的共鸣感阅读了《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在这本她的出道作品里,以一名经历着迷茫与不安的年轻人视角,讲述了一段与老人同居的时光。在书里面,主角是迷茫的,甚至在故事的最后都没有获得过什么希望之光,然而在那平淡的文字叙述之下,读者依然会从中弄懂什么,从女主身上明白了什么,只是这份明白如同正在逝去的流年一般,总是云里雾里的,令人摸不着头脑。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一部好的作品其实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要讲得明明白白,适当地一点留白反而会在不经意之间更加触动人们的神经。这句话不见得是真理,然而就所谓的代入感来说,留一点空间让人们自由地去脑补总比一股脑儿塞一套世界观的效果要好得多。

  显然,青山七惠是属于那种留白非常厉害的作家,我甚至怀疑她是一位有“留白强迫症”的作家,在她写的小说里,除了《魔法师俱乐部》,其他的每一部作品大都留有大片大片的空间等待读者自己去开拓。

  她很懒,但我喜欢这样的写作方式。

  而这次我要提起的,同样也是一部“留白”类型的电影,并且它还是一部国产电影,名字叫做《我们俩》。为什么要把它和《一个人的好天气》拿来放到一起比较呢?因为它们确实比较像——这是我看了简介以后的第一想法。一老一少住在一起,相处的过程中既有冲突也有温情,女主同样也是一名刚接触社会的学生,同样因为一些事情而产生迷茫,以及最关键的地方:导演/作者都是女的。

《我们俩》导演马俪文

  以前中学的时候看电影大都会找男导演的片子来看,对女导演拍的片子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排斥感,看漫画也是一个道理。却没想到如今情况竟然会反过来,自己偶尔也会去找找少女漫画看的不亦乐乎,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不是一个直男,只是不那么直男“癌”罢了。

  不管是女性拍的电影、写的书,少女漫画也好,其实你只要看进去了,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看得津津有味,女性作者笔下的作品往往都比较生活化,注重日常生活中那些通常不为我们所知的细微之处,并且大多不会和观众讲什么大道理,仅仅只是将一种生活方式摆在你的面前,对于情感上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明明都是在写一些无聊的日常,为什么她们就是能写的那么舒服,那么吸引人读下去,同时还能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感的缘故。

  关于《我们俩》这部片子,看完之后会发现马俪文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和青山七惠完全不同。当日常生活遇到国别之差,两位作家在同一个主题上所展现出来的差别,值得让人细细品味。更有趣的是虽然她们俩对于情节都采用了很多近似的设计,然而就算是同一个情节,观众也能够明显感受得到两部作品在观感上的明显差异。

  片中的宫哲饰演一名初到北京的女大学生,正值青春年纪,怀抱着无限希望与美好的她却在“租房子”这个她怎么也没有预料到的难关里遭受到了进入社会的第一个挫折。全片看下来,除了结尾,她与老太太在明面上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即使是在一起居住了一年也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当然这指的是明面上的关系。这部中国影片很好的继承了中国文化里含蓄的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和《一个人的好天气》倒是大相径庭了。

  当然,这部电影的剧情发展十分“王道”,说它王道,是因为它比起《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剧情更加符合咱们中国人的习惯。这里的习惯并不仅仅指的是拍摄的地点、镜头语言什么的,而是对于一老一少共同生活的主题而言,我们或许对《我们俩》里所呈现的剧情发展方式和主题表达更加熟悉,也更加习惯。一部以老少一起生活为主体的影片,我们可能首先就会联想到亲情,也可以预料到两位主角之间会因为世界观的不一致而产生许多冲突,甚至能够提前猜到最后结局老太太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俩》的剧情也确实没有超出观众预计的展开,不过这也就更加考验导演的掌控能力,如何将一部从走入电影院开始就能猜到结局的电影拍地有血有肉,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从影片完成的结果上来看,马俪文导演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相比《一个人的好天气》,《我们俩》并没有把关注的视角过多地投射在女主或者是老太太某一个人身上,对于女主的成长,老人的转变都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把着重点放在了两人之间的一场场冲突上,对于电影而言,这点是高明的,因为这样不至于让观众看个没几分钟就开始打瞌睡,影片的节奏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凡是和老年人一起生活过的年轻人应该都清楚,这样的生活会有多么的艰难,年龄的鸿沟所带来的世界观上的冲突往往是最难以解决的,也有很大可能是无解的。对于一部分年轻人来说,老年人往往是阻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石头,他们会倔强、有时会乱发脾气,有时又会给予你过多的关心,你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人同样也是如此,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

将片中的北京老太饰演地活灵活现的金雅琴已于2016年过世

  影片中,用抽过大烟,扛过枪,这些词语来形容老太太的强势性格太合适不过了,而宫哲饰演的大学生小马从一开始便是以一副睁着一双大眼睛的柔弱形象出现的,当处于强势地位的老太与处于弱势地位的小马相遇,当抽过大烟,扛过枪的女汉子(误)和戏剧学院的学生相遇,当孤独一人生活的老人和青春开放的年轻人相遇,世界观的碰撞便在所难免,而且理所应当。并且直到最后,其实两人的世界观都没有相融合,这时起到桥梁作用,同时消除冲突的因素就只有一个——亲情。这也是这部电影与《一个人的好天气》最大的不同。

  《一个人的好天气》所反映出来的日式价值观和《我们俩》反映的中式价值观两相对比其实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比起《我们俩》里更注重亲情这个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日式价值观显得更加独立和自我,它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行为,或许这也是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一个人的好天气》里作者想要探讨的其实是大多数像知寿这样的年轻人面对自身前进道路上的迷茫时如何自处,更多的是将视角放在年轻人知寿身上,以她为中心来推进故事,这也是为什么看书时许多人会有强烈的共鸣感,因为作者就是在写年轻人的故事。而相反,在《我们俩》当中导演并没有把视点集中在某一个角色之上,而是以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帝视角来进行故事,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这其实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而观众只是扮演了一名旁观者的角色。

  相比起来,其实中式价值观更具有普世价值一些,毕竟在一般的环境之下,群体的意义要远大于个人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俩》能够感动几乎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而《一个人的好天气》或许只能被禁锢在自己所制造的年轻人的圈子里面。当青春遇上迟暮,其实本就不应该偏袒哪一方,生命的不同阶段总有属于这个阶段的光彩,而将某一个阶段的价值观强加给另一个人生阶段的价值观,这样并不公平,即使是《一个人的好天气》,除了叙述视角有所偏倚之外,也并没有完全对年轻人一方的价值观给予肯定,相反,代表年轻人的词汇——飞特族,在书中倒是作为了一个反面例子。而不管是《我们俩》里的北京老太,还是《一个人的好天气》里的吟子,她们都有各自的生活,并不会因为年轻人的突然闯入而发生多大的改变,虽然有时候肯定会有冲突,但这种顺其自然而来的羁绊,反而有时候要比强扭的瓜要来得更甜一些。

  最后还是向大家安利一下《我们俩》这部影片,喜爱这类生活化的电影的读者们一定不要错过了。电影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细节值得琢磨,这里就不再赘述,相信通过舒缓的镜头,以及老人缓慢的语调,你一定能感受到这部充满了温柔的感情的影片,还有在这温床之上培育起来的亲情,小马虽和老人没有一丁点的血缘关系,但通过88分钟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她才是陪伴在老人身边时间最长的那个人。

  亲情的多少,并不是以血缘关系的深厚来体现的。就如同影片的最后,伴随着小马无声的哭泣,以及老屋那充满了孤独的韵味,留给观众的,除了一片叹息之外,或许在自己的心中,和某个老人之间的联系又加深了一步。


  想看到更多UCG小编的文章或者编辑部的趣事吗?关注游戏机实用技术微信公众号UCG1998,不仅有高品质的游戏好文,而且每周都有书送,更重要的是能直接调戏UCG小编。你,就是那位我们的油炒饭吗?

| (15) 赞(40)
北山杉 UCG编辑

关注

评论(15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