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佬讲古:SFC和它的那些挑战者们

作者 80后写稿佬   编辑 政宗   2017-12-05 10:00:00

除了任天堂和世嘉,在第四世代的主机大战中,还有不少值得一书的故事。

世嘉与EA

  当SFC准备强势进入北美的时候,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成果,世嘉总裁中山隼雄在1990年请来了北美地区新总裁汤姆·卡林斯科(Tom Kalinske),后者曾在世界上最大型玩具厂商之一的美泰效力超过15年,对北美市场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其领导下,美泰旗下芭比娃娃系列的产值从原先的4200万美元上涨到了5.5亿美元,其商业手段可见一斑。

  尽管对家用游戏机游戏市场并不算太了解,但卡林斯科凭借着强大的魄力硬是撑过了磨合期,并且根据北美市场的特性向世嘉董事会提出了四点积极的提议:

  • 将MD的售价从189美元降到149美元,并且最终目标定位在100美元,以此来加强竞争力;
  • 用《索尼克大冒险》代替原来的《兽王记》,成为捆绑销售的游戏;
  • 成立以北美为基地的开发团队,开发符合欧美人口味的游戏;
  • 最后是利用一系列尖锐的广告辞藻来攻击主要对手们。

  此言一出遭到了世嘉高层们的强烈的质疑,“你是疯了吗?这样的低价销售难道我们不要利润了?你确定真的要用我们最好的游戏来取代常规游戏成为同捆游戏?你确定拿我们92%的活动经费来从事广告竞争?”卡林斯科日后回忆时这样说到,“当时就像一桶冰水迎面而来,让我如坠冰窟。”

  就当卡林斯科认为这份人生中最短暂的工作即将走到尽头,开始思考未来的时候,中山隼雄却掷地有声地提出,“他是我们请来为美国市场做出决策的,既然他认为要这样做,应该让他实现这样的构想。”

  在中山隼雄力排众议下,卡林斯科的理念得到了落实,MD率先降价,索尼克也顺利地担起了先锋的重任。为了遏制任天堂的强势反击,在深入研究了北美玩家群体的状况之后,卡林斯科将市场定位在了那些更为成熟、消费力更强的老玩家身上,花费了大量资源打起了广告和心理战,竭力深化和维系“酷”的形象,并且对任天堂和NEC两家的主机进行了尖锐的嘲讽,这些政策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卡林斯科与索尼克,世嘉在北美中兴的功臣

  不过,真正令世嘉点石成金的胜负手,还得数和EA建立起的战略合作关系,尽管这并不是他们主动寻求的结果。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EA就已经和任天堂签订了协议,但时至八九十年代之交,以总裁特里普·霍金斯为首的EA高层对于任天堂依旧停留在8位时代深感不满。兼顾PC平台游戏开发的他们认为FC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运行EA的高性能游戏,以至于他们必须将游戏“降级”才能在FC上运行,于是他们开始物色更为强大的硬件来成为他们在游戏界开疆辟土的利器。

  当雅达利、Tengen和任天堂就反向破解的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官非之际,EA同样成功地破解了FC的加密程序,不但如此,他们还同时掌握了反向破解世嘉MD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这个破解是完全合法的,这意味着EA拥有了极大的主动权,可以随时将这种技术投产,以规避大量的权利金,甚至将逆向破解技术出售给其他厂商。但这样一来,EA将会彻底得罪这两家游戏业巨头。

  尽管任天堂有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EA高层更倾向于将筹码押在更受北美玩家欢迎的世嘉身上。

作为EA的缔造者,霍金斯的商业才能毋庸置疑

  在确定了MD的基本机能后,霍金斯致信世嘉总部,坦言“在我们开始这样的工作(指用破解手段发布游戏)之前,或许我们可以坐下来更加理性地讨论……”

  EA的做法与其说是请求,更像是在逼宫,中山隼雄和卡林斯科不得不面对现实,仔细斟酌。最终世嘉给EA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款,EA可以自主控制游戏发布和销售的数量,尽管世嘉因此损失了超过3500万美元的权利金,但对于这家急于从任天堂压制下脱身的大厂而言是利大于弊。

  就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中谈到的一样,世嘉和EA之间可算是合则两利,这波合作让EA在90年代初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

  尽管EA此间在MD上移植并推出了一系列模拟战争游戏,不过真正让EA大红大紫的还是那些点燃了北美玩家体育之魂的游戏:人气橄榄球游戏《约翰麦登橄榄球》持续发威,逐渐成为第一橄榄球游戏;篮球方面,时值公牛王朝开始建成,乔丹开始自己的封神之旅,美国梦之队席卷世界,EA十分接地气地推出了《乔丹VS.伯德:一对一》《美国队篮球》以及一系列以公牛、湖人、凯尔特人之间对抗为背景的篮球游戏;加上EA在巨星代言政策下推出的棒球、拳击和高尔夫等游戏,让新成立的“EA SPORTS”品牌迅速深入民心。

  至于世嘉,他们不仅从走向盛世的EA手中获得不错的权利金分成,并且获得了卡林斯科想要的、建基于北美市场的开发团队。更深远的影响是,在EA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北美开发商加入世嘉阵营,世嘉顶住了SFC对北美市场发起的第一波冲击,形成了齐头并进的态势,与此同时大幅拉大拉开与之前竞争对手PC-E之间的差距。


第三方的变局之匙

  受到与雅达利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影响,任天堂不得不逐步放开了对第三方厂商的钳制,第三方在第四世代主机战争后期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不仅让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复杂,也为游戏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1年2月,美国发行商Acclaim在FC上发布了游戏《The Simpsons: Bart vs. the Space Mutants 》,本来这只是一款十分普通的游戏,毕竟FC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1991年还有数十款游戏在这台面世多年的主机上发售。但关键在于,这款游戏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登陆了世嘉的两代主机甚至掌机GG,这显然与任天堂“新游戏两年独占”的权利金条款有所悖逆。

  事实上早在1990年,世嘉总裁中山隼雄就找到了Acclaim的总裁格雷格·菲施巴赫(Greg Fischbach),希望对方能够为世嘉开发和移植游戏。这无疑会损害Acclaim与任天堂签订的协议,尤其是当时Acclaim凭借《双截龙2:复仇》《奥赛罗》《第一滴血》和《WWF WrestleMania》等游戏的发行,已然成为任天堂最顶级的发行商之一,也是最早得到任天堂允许,在权利金制度下以子公司名义推出游戏的厂商之一。

  但是菲施巴赫还是答应了中山隼雄的邀约,在他看来,也是时候做出些改变了。

  Acclaim的“叛变”影响十分深远,接下来,包括大东、特库摩、甚至科乐美和RARE都开始向任天堂表达改变现状的意向,让任天堂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与第三方厂商之间的关系。

  在这次“事变”中,除了世嘉是最大获益者,PC-E同样赢得了不少第三方厂商。在和Hudson眉来眼去的第三方厂商中,除了和任天堂貌合神离的南梦宫,还有科乐美。

  尽管在南梦宫产生异心之后,任天堂将科乐美列为最佳合作伙伴,在经营策略上对其大幅倾斜,但是科乐美还是渴望有更多的尝试。1991年底,科乐美将两款自家经典游戏《宇宙巡航机》和《沙罗曼蛇》移植到了PC-E上,由于任天堂迟迟无法推出CD-ROM配件,科乐美在PC-E 的Super CD-ROM²上试水了不少游戏,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心跳回忆》。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这款恋爱育成游戏异军突起成就了一代经典。

  此外,TECMO的经典游戏《忍者龙剑传》在1992年移植到了PC-E上,加上第一方的《炸弹人》和《桃太郎电铁》,PC-E在1992年迎来了软件阵容的小爆发。但尽管如此,PC-E的危机还在扩大。

  危机的起源在于PC-E的卡带Hucard尽管纤薄细小,但是大家都知道,越是小巧的机械,所需要的工艺和成本往往越是高昂,即便主机价格相似,但是在卡带价格上的差异,加上此前谈到过的行销策略失误,让他们在北美举步维艰。虽然他们变更了载体模式,但是更深刻的裂痕已然从萧墙之内裂开。

Hucard(左下)与另外两大主机卡带的体积对比

  作为PC-E背后的两大巨头,NEC和Hudson有着相对明确的分工:Hudson主力经营游戏开发以及日本市场的发行,而国际范更足的NEC则负责北美以及欧洲地区的推广。

  在90年代初,美国分部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引起了一些北美厂商的兴趣,但是由于PC-E销量不佳,这些厂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厂商理应投放更多的资源以支持行销人员推广自家主机,然而在此时,日本和美国两方面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分歧。更准确地说是NEC依旧想要坚持,但是Hudson早已产生了退却之心,不想在北美市场投入更多的金钱。

  Hudson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他们从每一份卖出的主机或游戏中,都能抽取不少的版税,而且由于早早地介入日本市场,他们在本土收获了良好的市场份额和收益,而NEC则想努力挽回自己在北美以及欧洲市场的损失。

  大限临头,鲽离鹣背,这对曾经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不得不坐到了谈判桌前,开始艰苦卓绝的谈判,最终的决议是Hudosn让出了美国市场的份额,由NEC全力经营。

  尽管在当时看来他们的合作表面上一切如常,美版PC-E上依旧有不少新游戏登场,主机还大幅降价至不到100美元,看上去NEC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

  但事实上,从1992年末NEC便将北美地区的游戏分销工作交给了并不算知名的分销商TTI。1994年5月,NEC宣布美版PC-E正式停产,而在同年12月16日,随着PC-E在日本地区停产,宣告这位坚持了7年的第四世代开拓者也成为了最早离场的主机之一,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

  虽然退出的姿态颇为黯然,但是PC-E最终是以千万级别的销量告别舞台,并且留下了诸多经典的游戏系列,其在日本市场一度压制第三世代机皇FC的事迹也值得人们铭记。从某种意义上看,Hudson与NEC的合作,算不上失败。

  三家争霸只维持了短短两年,便迅速过渡到任天堂和世嘉之间争雄的局面。不过,双雄争霸并不是第四世代余下的唯一旋律。


下一页:第四世代的尾声

| (42) 赞(182)
80后写稿佬 特约作者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42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