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城市 建造者

SimCity Creator

侠盗猎车手5

Grand Theft Auto V

美国阴谋论的背后,曾有一款“不存在”的电子游戏

作者 箱子   编辑 箱子   2018-04-12 10:30:00

源自于冷战的特殊产物。

  当看到阴谋论一词时,相信你脑中已经浮现出数个形象和符号,它通常代指“某个对象或事件”的另类解读,常见形式大多为公开否定主流看法,并将背后的缘由转变为更有戏剧性的主题。共济会就是个相当有代表性的例子,由于该组织曾与着手政治和经济的高官权贵有所牵连,旗下知名的会员甚至影响了整个西方近代史,不少人将其视为背后真正掌握全球命运的“新世界秩序”。

  尽管这个说法不具备切实证据,但“新世界秩序”的概念却渐渐开始被政治学认同。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以及前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都提到过掌控权利的“深层政府”,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就任总统,越来越多的在野民主党派和社交网络组织跳出来反对执政,也使得“深层政府”演变为一种流行的公众认知。

阿波罗登月计划也被一些人归于阴谋论

  当然,不是所有阴谋论都能影响政治塔尖,它最先冲击的还是驻扎草根的流行文化,这最终也促成了相当多文娱作品的诞生。1996年上映的电影《ID4星际终结者》,就取材自罗斯威尔市的不明飞行物坠毁事件,阴谋论认为军方掩埋了“发现外星人”的真相。而在“费城实验”的传闻中,亦有政府在研究隐形军舰的说法,《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同样出现过类似的桥段。

  纵观游戏产业的历史,电子游戏与阴谋论的关联并不少见。《模拟城市》和《侠盗猎车手》中也有不少“发现外星人”的致敬场景,在此我们不再赘述。但仍然值得提及的是,历史上曾有一款“不存在”的神秘游戏同样引起过轩然大波,其背后的故事牵扯到留存于美国暗面的人体实验,人们为了一窥真相甚至不顾后果的想要重现这部作品。在此影响下,它最终化为了阴谋论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了某种流行文化的本身。

Polybius:恐慌、利益与猎奇的产物

  传闻的故事开端于1981年,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出现了一款名为Polybius的街机游戏,其名字来源于创建了“棋盘密码”的古希腊哲人。它由德国公司Sinneslöschen开发,内容则包含时下流行的“矢量画面+射击元素”。当时坊间称这款作品很受青少年欢迎,人们会为了街机的使用权排起长队,甚至大打出手。

  然而,体验过Polybius的玩家却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症状。失忆、噩梦和恶心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它甚至导致部分玩家产生自杀倾向,曾有人声称听到过女人的哭声,亦有眼角瞥到奇怪鬼脸的说法。

  更为奇怪的是,似乎经常有身着黑色西服的神秘男子造访街机厅,似乎在收集游戏数据。有人猜测,Polybius恰恰是美国政府进行公众思维实验的一部分,这款游戏会使玩家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屡次出现的黑衣人显然是为了定期分析效果。

  当人们想要调查背后的真相,并组成了抵制这款作品的“小联盟”时,Polybius一夜之间又消无声息的从所有街机厅撤出,至今也没有人能找到原版ROM来辨别真伪。

现存的Polybius机台几乎都是仿制品

  尽管考证起来非常困难,但可以猜想的是,这则“扑朔迷离”的传闻更像是冷战思潮下荒谬传说。一个前提条件是,在信息闭塞以及核战前的压抑氛围之下,面对政府的各种秘密实验,人们的恐慌情绪自然会与日俱增,从而为都市怪谈的盛行提供了温床。

  实际上,Polybius最早的可考资料来源于街机信息网coinop.org,相关词条在2000年时才由匿名人士创建。coinop的信息本身也有一些问题,它不仅没有提供任何来源证据,其中也有一些明显漏洞——比如之前提到的开发商Sinneslöschen,这个单词就很像是英文转录成德文的结果,读起来相当不地道。

直到现在,Polybius仍然是coinop.org最受欢迎的条目

  2003年,游戏杂志GamePro针对Polybius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宣称这是一条不实消息。这不报道还好,一报道反而引起了更多人关注。

  随着事件发酵,一位名叫史蒂芬·罗奇的开发者,在2006年时跳出来认领Polybius的所有权。他声称自己当时正为一家南美公司工作,而这家企业希望推广一种全新的计算机图形,Polybius就是计划的雏形:

  Polybius最初的表现相当不错,充满创意而且令人上瘾,但后来开发人员发现该产品会引发癫痫,因此项目最终被取消,而Sinneslöschen也惨遭解散。

  尽管看起来煞有其事,但史蒂芬·罗奇之后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却露出了马脚。他的表述和之前的故事前后矛盾,其中许多信息似乎都源自于维基百科。与此同时,美国作家布莱恩·邓宁的发现更是给了罗奇沉重一击。

  邓宁留意到,1981年时波特兰确实有两名玩家病倒,其中一位是在游玩《Tempest》时感到头疼,另一位玩家则是连续挑战了28个小时《Asteroids》后患上了胃病。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时间FBI雇员的确造访过当地街机厅,但他们仅仅只是在调查赌博机的“作弊”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Tempest》和《Asteroids》也有着极为相似的设计,它们的画面都由矢量图形组成,玩家需要操控航天器(宇宙飞船)躲避攻击并消灭来袭的敌人,与Polybius的描述别无二致。由于图形变动频繁,再加上色彩刺眼,时间一长确实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负担。

《Tempest》的游戏画面

  光刺激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并非只此几例,《精灵宝可梦》就曾经引发过类似的社会事件,由于刺眼的红蓝画面高速闪动,大约有700名观众在观看剧集时出现了癫痫相关的呕吐和抽搐症状。

  一个有力的猜想是,Polybius恰恰是coinop.org站长库尔特·科勒故意制造的骗局,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吸引流量。排除那些细枝末节的证据来看,该游戏的形象之所以如此明晰,很有可能是多起真实事件结合的结果。而科勒的创意源泉,似乎也承载着特定时期美国大众圈子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 (19) 赞(61)
箱子 点赞狂魔

原来小丑就是我。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19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