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

Batman - The Telltale Series

蝙蝠侠 阿卡姆城

Batman:Arkham City

蝙蝠侠 阿卡姆疯人院

Batman: Arkham Asylum

蝙蝠侠:阿卡姆起源

Batman: Arkham Origins

蝙蝠侠:阿卡姆骑士

Batman: Arkham Knight

黑骑士编年史(五):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 Nemo the Captain   编辑 NemoTheCaptain   2016-04-12 18:04:07

拜伯顿和诺兰两位名导所赐,二十多年来,蝙蝠侠的大名让全球观众如雷贯耳,随着电视剧《哥谭》和DC电影宇宙的降临,影视界的布鲁斯·韦恩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本文初稿载于《大众软件》杂志2013年12月中,游戏时光授权刊载并由原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增补和修改。

  作为漫画巨头DC公司的老牌角色,在七十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蝙蝠侠经历业界的风云变幻,承受时间的大浪淘沙,在不同的年代焕发出不同的内涵与精彩。除了作为主角的蝙蝠侠,本文还将涉及蝙蝠家族及超蝙合作的漫画史,并详细回顾与蝙蝠侠有关的电影、动画和游戏,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连载导读

一:漫画的黄金、白银、青铜时代 | 二:漫画的黑暗时代 | 三:漫画的新世纪 | 四:漫画的新52时代 | 五:电影和电视剧 | 六:动画 | 七:游戏

 

哥特狂想

  哥伦比亚公司在1943年推出第一部蝙蝠侠电影,虽然是在大银幕上放映的作品,长度却和电视剧更接近,每集约17分钟,共15集。电影开拍时,珍珠港事件已经爆发,与当时的漫画类似,本片也将法西斯设定为敌人,反派是一名日本的怪博士,发明出能够将人变为丧尸的机器,剧情相当简单,唯一的亮点是先于漫画提出了蝙蝠洞的概念。1949年,哥伦比亚公司又推出续作,同为15集的连续短片,也是廉价的低成本作品。

  1966年,亚当·韦斯特主演的电视剧让蝙蝠侠和罗宾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形象。当时漫画正处于白银时代,电视剧走搞笑路线,质量比起之前两部电影高了许多。韦斯特拥有英俊的相貌和优雅的气质,虽然他的蝙蝠侠缺乏黑暗元素,但他成功演绎了布鲁斯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韦斯特对于蝙蝠侠这个角色可谓志在必得,为了拍摄电视剧,他甚至推掉了扮演007的邀请,随后邦德剧组才找到乔治·拉兹比(George Lazenby)接班。提起60年代,今天的人们只能想起肖恩·康纳利的007和亚当·韦斯特的蝙蝠侠,乔治·拉兹比的007成了被遗忘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韦斯特也没什么损失。

  1966版电视剧播放了3个季度共120集,并推出一部电影。虽然喜剧并非现代蝙蝠侠的主流,但电视剧在今天仍具备一定影响力,2008年的TV版动画《蝙蝠侠:英勇无畏》明显受到了电视剧的启发,DC还在2013年以《66版蝙蝠侠》的名义连载电视剧的后续漫画。

  电视剧的成功让普通观众在心中将蝙蝠侠和喜剧画上了等号,电视剧完结后,DC在漫画中让蝙蝠侠回归黑暗路线,但销量持续下滑,一直到1986年《黑暗骑士归来》出版后才重振旗鼓。三年后,蒂姆·伯顿版电影上映,在银幕上让蝙蝠侠回归黑暗风格。影片上映前,5万名漫画读者联名上书,对迈克尔·基顿(Michael Keaton)担任主演表示反对,读者想看的是一部黑暗的蝙蝠侠,而基顿之前的作品以喜剧为主,伯顿承诺电影并非喜剧,读者仍不相信,直到预告片放映后,风波才得以平息。伯顿之前在《甲壳虫汁》(Beetlejuice,又名《阴间大法师》)中与基顿有过合作,虽是一部喜剧,却带有浓郁的哥特恐怖气氛,《甲壳虫汁》的票房成功让华纳给予这对组合信任。

  从身形上看,基顿的确没什么优势,他的身高只有1米77,是历代蝙蝠侠主演最矮的一位,也没有发达的肌肉,然而导演自有解决办法:身高通过镜头角度掩盖,肌肉不够就换上加厚的塑形战甲。新的战甲行动不便,无法回头,于是基顿发明了全身随头部转动的“蝙蝠回旋”动作,虽然麻烦,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华丽,给人以帅气的感觉。导演选择基顿,看中的是眼神,基顿犀利的目光透过面具释放出强大的气场,充分展现蝙蝠侠的威严。因为战甲厚重,施展动作需要惊人的力气,很多没有面部特写的镜头交给替身,包括负责战斗场面的格斗高手,以及负责行走部分的芭蕾舞者,这些替身可以顶着厚重的装甲做出气派的动作,提升观感。

| (42) 赞(113)
NemoTheCaptain 特约作者

关注

评论(42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