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三分钟

关注:6497

帖子:28751

填补你的工作时间。

前往俱乐部
Shien VGTIME用户 2022-08-01 19:11:04 关注
必杀技 出招表 游戏格斗技 格斗游戏

游戏格斗技 22.07

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游戏时光观点

  又过了一个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和天气一样让人烦躁。今天还是照旧总结一个月来自己网站更新的游戏。话说做网站有段时间了,现在目录上终于出现了字母 Y 打头的格斗游戏:



幽游白书 魔强统一战

Yuu Yuu Hakusho Makyō Tōitsusen

  幽游白书都知道的,一开始是灵界侦探事件簿,后来就变成了魔界第一武道会,再后来在战力即将崩掉之前富坚即时刹车完结。改编的游戏中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一作,绝对是《魔强统一战》。本作1994年由财宝开发,世嘉发行,最初以“Axion”命名,一开始只有日版,后来据说是因为葡语版幽白动画播出,就顺势推出了反响还不错的海外版。

  游戏采用了类似《饿狼传说》的线移动,可以在双线的舞台上4人组队战或混战,共有11个参战角色。控制方面只有轻重两个攻击键和一个防御键,搓招基本上就 ↓→、↓↓、↓↑ 这些指令,系统非常简单,但结合有趣的招式和4人乱斗的机制,易学难精;另一方面,角色点阵画的又小又粗略,但带来的好处是动作无比流畅,即时4人同玩也不会有拖慢;还有因为主打4人战,大家对平衡性的要求不高,玩起来足够爽就满足了。以上种种,造就了一款兼具派对乐趣和研究度的经典动漫改编游戏。



龙珠Z

Dragon Ball Z

  基于龙珠Z系列改编,共2作。最初由 Banpresto 于 1993 年在日本推出。尽管是日本独占游戏,但该游戏及其续作《龙珠 Z 2》可以用英语或日语玩,这表明 Banpresto 可能已计划在国际上发布该游戏。1代改编自那美克星篇,大 BOSS 自然是弗利萨,2代改编自人造人篇,BOSS 是沙鲁。玩法方面借鉴了街头霸王2,但1代节奏太慢,动作很生硬,几乎打不出连招,2代又有点矫枉过正,节奏过快,连招很丰富。总的说来2代值得一玩。



至尊对决

Knuckle Heads

  又译为《骨技之斗》,南梦宫1993年(但游戏的标题上写的是1992)的街机游戏,描述21世纪作为电视节目的格斗真人秀。只有6人可选,为了不显得太单调加入了对电脑的一对二的战斗,对战时则允许4个玩家同时玩,在3或4人战斗的情况下战斗场地是类似清版过关游戏那种可以上下移动的“2.5D”。

  游戏各方面都比较简单,不过角色和招式的设计还是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像,个人最中意的就是长按键蓄力时角色身上散发的“斗气”。此外,其中的女性角色后来出现在成人街机游戏《Dancing Eyes》中角色的衣服上,而日本警察的主题音乐则出现在了《太鼓达人》中。



施迈瑟机器人

Schmeiser Robo

  又译为《格斗机器人》,由机师操作载人步行机器人进行一对一的比赛。看上去有些简陋,但一些细节不容小觑。和街霸系列不同,游戏设计了专门的防御键,可以在跳跃中防御,也可以按住防御前后移动,因此本游戏是已知最早有空中防御的格斗游戏。

  游戏还允许战斗时被攻击的瞬间防御,成功的话会有白光提示,可立即反击,因此这也是最早的格挡(架招)系统。游戏还有轻推方向的小跳,普通技的组合攻击,以及会根据玩家使用特别技巧来计分的“Fighting Rate”。虽然有这么多创新,但此游戏似乎是 HOT-B 唯一的格斗游戏。



快打旋风 复仇

Final Fight Revenge

  1999年土星互换基板ST-V上推出,然后顺理成章移植到了土星上,由后来开发《快打旋风 适者生存》的美国团队开发,是快打旋风正传的第5作。主要情节是地铁城爆发了事件,哈格的女儿杰西卡(再次)失踪。虽然在所有角色的通关结局中都没有交代杰西卡的下落,但开发商表示她在这之后与科迪分手并去了欧洲…… 游戏本身非常像街头霸王,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可拾取的武器和道具,几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擅长的武器,有很多和武器相关的技。游戏的素质马马虎虎,只可惜发布在土星的末期,就这样和主机一起消失在历史中。



真人快打 GG

Mortal Kombat (Game Gear)

  这里的 GG 并不是那个 GG 的意思,而是指的世嘉的掌机 Game Gear。如上期所述,由 Acclaim 旗下的 Probe Software 负责移植开发,共3作。画面方面毕竟是彩色,比 GB 版好不少,但还是和 GB 版一样玩起来比较吃力。


网站地址:

https://www.spmoves.com/

| (7) 赞(30)

评论(7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