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奇思妙想,让我们知晓「游戏正在改变世界」

作者 果其然   编辑 箱子   2019-01-24 11:12:40

是能动性的保证?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凭什么游戏化?

  但有人偏偏要唱反调,游戏化首要需要解决的是“动机”,并非“方法”,即“是谁制定了游戏化的规则?他的目的是什么?”

  麦克·布洛维,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他在70年代深入某汽车工厂长达半年之久,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间工厂的老板,为了鼓励工人超额工作,设置了一系列的任务挑战,比如“在1小时之内,完成喷漆工作”、“每天多加工轴承50个”等等。

麦克·布洛维为社会学研究做了很多贡献

  完成任务的工人,能够拿到额外的奖赏,有时是一顿免费的午餐,有时是15美元的购物券。

  布洛维发现,一旦工人参加挑战,并获得了成功,他们都比平时高兴很多。而且凡是参加挑战的工人,还会在下次主动要求参加,并鼓动其他同事,和他一起参与。

  而当挑战失败,工人们便开始抱怨挑战的细节、自己的状态,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在超额工作,完成本不属于自己的活儿。换句话说,工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挑战游戏,其实是老板变相剥削的手段。

  布洛维把这种挑战的形式,定义为“工作游戏化”。他进一步指出:

  “游戏化”让工人感到自己是在锻炼创造力、速度和技能,激发了他们自我表达的渴望。但游戏化的实质,是包裹在蛋糕上的糖衣,吃下蛋糕的目的没变 —— 让你玩命的工作,超负荷工作。这种游戏化,是在掩饰工作强度过高,工作薪酬过低的问题,这种游戏化,既不公平,更不合理。

  布雷丹尼斯,布洛维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作为一家法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他认为教育游戏化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且越演越烈,简直无法忍受。

  教育是启迪智慧的事业,不是招揽顾客的卖场。游戏化让老师变成了杂耍艺人,学生成了拍掌的顾客。是的,我知道学生们都对碧昂斯和贾斯丁比伯感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必须在上课的时候,唱首他俩的歌!

游戏化了谁?

  反对也好,抱怨也罢,声音极其微弱。

  游戏化已经全面进入了各个领域,潜隐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手段上讲,游戏化设立任务的思路、数值积分的形态,营造娱乐氛围的措施,的确可以激发我们的主动性;从目的来说,游戏化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工作态度更加主动。

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利用到了“游戏化”

  但具体做法是否合适?是真正从人本主义出发,视个人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还是把个体当做电池,为了又快又好的利用能量,建立极具欺骗性质的虚拟乐园?大概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的主动性,是由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它既由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所决定,更深受社会对于我们的定义所影响。

  正如布洛维所说:

  游戏,之所以具备超凡的魔力,是因为游戏的环境,更为公平;游戏的成员,更为平等;游戏的快乐,更为纯粹。如果没有公平、平等、纯粹的土壤,所谓的游戏化,不过是个看上去很美,内心却丑陋无比的变异果实。

  归根结底,游戏化和能量一样,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相对的正负差异。游戏化的实际应用,在很长时间之内,将会产生巨大的争议。我们盼望,游戏化的进程,会和游戏一样在不断的迭代中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希望,人生是自己的拿手好戏,而不是假戏真唱。

| (61) 赞(214)
果其然 特约作者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61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