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仁王

Nioh

平台

PS5 PS4 PC

发售时间

2017-02-07(美版)

游戏基因

动作 角色扮演

今天我们不谈《仁王》,但讲妖怪

作者 猫村ノ村長   编辑 猫村ノ村長   2017-03-23 03:32:26

他们安利给我的,我转而安利给你。

  在我还是一个普通玩家的时候,我也像那些爱好者一样喜欢研究自己中意的游戏,唯有地图和路线是我最不喜欢接触的东西——因为是个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路痴。于是做完《仁王》跑图攻略之后的我发现,游戏过程像预想的那样,变得缓慢而纠结。每当这种纠结涌上心头,一些封存的记忆便会顺着水势一同溅出,躁动的内心又因为这些记忆而渐渐平复。

  能起到平复心情的作用,这些记忆便是好的、积极向上的记忆吧。《仁王》的世界满是妖怪,我回想起的那些事情自然也都和妖怪有关,说得具体点,是和妖怪相关的作品,或是让我接触到它们的人。对于喜欢妖怪的人来说,优秀的相关作品能让他们欢呼雀跃;而对于我来说,接触这些作品的过程有时候也很精彩。

  此刻的我很想说出这句话:每个喜欢妖怪的人都不是坏人。这很明显是一句假话,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但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请相信,这是真的。

这家店,不存在的

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梦:

烦恼的人在失魂落魄的时候无意间走进了一个院子,两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带着他走进屋内,那人一边憋着气忍受着屋内的二手烟,一边向躺在长椅上,一脸慵懒的女性诉说自己的烦恼。
某天,当他真的走出烦恼,想要回去道谢时,却发现原本应该坐落着院子的地方其实是一片空地……

  或许还没看完上面这段“梦”,已经有人猜到了。是的,上面说的就是《XXXholic》。

  向我安利这部作品的人当初到底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我也很庆幸自己没能回想起来,因为她开口就是一波剧透。当然,要说“庆幸”,也只是现在我的感受,因为当时的我很不可意思地没有感觉到愤怒,并且被勾引起了好奇心。

  所以,如果有人突然向你剧透《XXXholic》这部作品,请不要讨厌他们,或许这也是一种安利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部作品的确有它的不凡之处。我对一部动画的音乐有着某种近乎偏执的要求,不管它如何优秀,只要音乐不合胃口,就提不起任何兴趣。但《XXXholic》动画第一季OP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把我深深吸引。

  当时不懂日文的我完全不明白《19岁》的歌词想要阐述的是什么,但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几分悲伤和不平。我嘴里不停地哼着那句“大嫌いな僕、19才”的歌词,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简直就是在触自己霉头。

  《XXXholic》的每个小故事都在向观众传递一份哲理,不是直接向你诉说,而是让那些“愚蠢”的人上演一场诡异的舞台剧,直到大家意识到,或许自己正是那个“愚蠢”之人。这些东西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无比新鲜,却又似曾相识,这时候的我就该遇到这部作品,被它震撼、为它鼓掌。我想,引用原作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与这部作品的邂逅一定很合适:

  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和许多作品相似,《XXXholic》也有一条主线,中间穿插着一个个有关无关的小故事,主题都和妖怪有关。它和讲妖怪、怪谈的同类作品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主角并不总是“怪”。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妖怪或是怪谈,或许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他们一般不会立即过来干涉对象,而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种种举动,间接、缓慢地露出真面目。这有点像恐怖电影中我们看着主角一点点作死,最后逃脱或者死亡,但《XXXholic》却不是纯粹的恐怖作品。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你会通过人物的表演来获取这部作品想要传递给你一些道理。

  认识这部作品时我自认为活在梦里,所以醒来之后就把它忘了,后来我甚至怀疑起《XXXholic》的存在,怀疑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向我安利了这部作品。或许我就像一位想要过来实现愿望却难以接受代价的顾客,最后放弃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再也看不到那家店。


撕不完的小册子

  我为什么会喜欢猫?明明我住的地方只有狗。仔细回想起来,在某个节点之前,我对小动物的喜爱并不偏向某一物种,而那个节点,或许就是看到那只猫的时候。

  这首歌叫做“那天的时光机”,听完这首歌,时间就倒回了2009年。下课时间周围的人除了写作业、睡觉之外,偶尔也会有人起来聊聊天,那段时间偶尔也会听到“猫咪老师”这个名词,最初我以为是哪个班的任课老师,但其实并非如此。

  它还真的是一只猫,而且是“加菲”那样肥的猫。圆滚滚的两团球挤在一起,刻在小球上的一堆眼睛显得很犀利,嘴角永远是上扬的,不知道是嘲讽还是卖萌。虽然二次元的猫和现实中的差别很大,但“爱”是会不断传染和扩张的,最终我还是成了猫派。

猫咪老师和夏目贵志

  仔细回想,处于沉睡状态的我只有被吵醒了才会听到关于“猫咪老师”和《夏目友人帐》的对话。但我有理由相信,她们吵醒我是为了安利,若是为了这点小事吵起来,便不会有之后的事了。

  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少年和一只会说话的猫,这样的设定不算很新鲜。但这部作品与妖怪题材放在一起,表现出的不是诡异和恐怖,而是温馨,那就挺吸引人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把妖怪和恐怖、诡异划上等号,《夏目友人帐》却把妖怪/神祗们人性的一面也展现了出来,有的羞涩胆小,有的任性骄横。每一段故事过后,我们都会迎来短短几秒的休憩,少年的这个动作预示着一段缘分的终结和新的开始。

  少年嘴里叼着一张纸,我以为会很难看,事实上却是最感动的一刻  

  事实上,在我要讲的三部和妖怪有关的作品里,《夏目友人帐》算是对妖怪本身讲得最多的一部了,这让它的故事在叙事方式上比《XXXholic》和《化物语》要更普通一些,但这种形式才最适合表现它的温馨。

  那时候看着少年一次次的撕去那本名簿的书页,我总是很担心,这本看上去并不是很厚的本子有一天会撕完,之后的少年和猫咪该何去何从?又或许,我只是害怕这部作品的完结罢了。

  当时《夏目友人帐》算是一个不错的话题,甚至建立并维系起了一些人的友谊,在心中默默为它点赞的同时,或许也该感谢安利给我的“友人帐”同学吧。


夏威夷衬衫和拖鞋

  我首先要说的事情和夏威夷没有什么关系,但可以用一张图来概括:

  有东西断了,是我的。和图中不同的是,我断的是记忆棒,而不是PS4游戏。

  当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我获取情报的途径总是非常有限,想要看动漫除了从杂志附赠的光盘里拷贝之外,就是委托小伙伴去外面下载了。这种行为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应该做的事,把锅甩给熟人更是罪加一等。像是遭了报应一样,在某次委托的过程中,小伙伴把我的8G高速记忆棒弄断了。

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这时候情况就变得十分尴尬,我有求于人,但又不甘心把损失记录和资源这事咽下肚皮。好在小伙伴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把他多余的一张4G记忆棒给了我。

  我们看动漫和玩游戏的偏好相差很大,那个记忆棒里的内容对我来说自然是一片新天地。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心理,我翻开了其中的一部动画——《化物语》。

  光看名字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这部动画想讲一个“故事”,这等于没说。动画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啰嗦”,主人公的台词和心理活动覆盖了一集的一半有余,剩下的那部分里还有一半给了甚至可以说是“奇幻风”的街道和房屋。

  他的主要表现方式让人不觉得自己是在动画,而更像是在读小说,或是在看话剧。这种变化会让人难以适应,一旦习惯便会忍不住吹捧一番,就像我一样。有人说这么做显得不伦不类,而我觉得正是这种打破界限表现方式,让另类的作品变得更加独特。

  比如说在动画中掺杂只有1帧的心理活动:

  经常给人眼睛、脸部的特写来间接表现一些事物:

  再说回“非常啰嗦”这件事,乍一看也许你会以为《化物语》和某些动漫一样,男主角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嘴炮”,你猜对了,但不全对,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是嘴炮高手。角色们时不时地就会蹦出一两句看似很有道理的名言或是歪理,要是你面前真站着这样的人,恐怕会被辩驳到毫无还嘴之力。

  啰嗦的话语在最短时间内构成了人物性格,异样的表现方式赋予作品新的形象,把剩余的精力花在如何把原作小说融入进去这一点上,《化物语》,或者说《物语》系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为什么用“夏威夷衬衫和拖鞋”这个标题来表示这部作品呢?那是因为最神秘,看上去最厉害的人居然就穿成这样:

谁也拯救不了别人,人只能自救。

  虽然用的手段比较奇特,但我敬重的朋友们还是把这些很棒的作品安利给了我。有时候一句猝不及防的剧透便会成为安利的开始,扰人清梦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印象的方式,就连“赔偿”这件事本身也可能是推荐的渠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像我在最初说的那样,你要相信喜欢妖怪的人都不是坏人,他们的这些行为中并不包含恶意。

  现在借他们之手,我也把这些作品推荐给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产生了一点点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想要与大家聊的妖怪作品远不止这3个,不过那时我早已对妖怪产生兴趣,剩下的那些作品都是随意搜就搜到了,没什么故事可讲,大概一张图就能表现出来了吧:

| (51) 赞(94)
猫村ノ村長 特约作者

喜欢搜寻冷门游戏的探索者(AI),Falcom、Spike Chunsoft等小厂的粉丝(AI)。主攻RPG、共斗,文字游戏。AI目前正在努力克服顽固型病理性人品匮乏综合征。

关注

评论(51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