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之眼 死神的遗言

ジャッジアイズ 死神の遺言

如龙0 誓约之地

龍が如くZERO 誓いの場所

白吃白喝还不用工作?聊聊游戏中的日本「街友」

作者 箱子   编辑 箱子   2019-01-21 00:00:00

隔壁的流浪汉,可能曾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促生街友的日本社会

  当谈到「平成景气」的概念时,日本街友大致都能说出一两个故事。它指代从 1986 年 12 月到 1991 年 9 月期间,持续 58 个月的经济增长现象。《如龙0》就在着力还原那个时期的景象,游戏开场便向玩家展现了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的城市光景。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遍地都是,风俗店小姐陪着不动产老板走上街头,醉酒大汉拿着一叠叠钞票招揽出租车。就连桐生一马和真岛吾朗,都直接涉猎过房产和夜店的管理。然而,光鲜的表皮之下,小巷街角却有股暗流涌动。相当一部分社会人沦为街友,其实也是受到了那个时期的影响。

《如龙0》的街景,一个富得流油的时代

  在 1985 年的「广场会议」中,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西德为了解决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的贸易赤字,开始人为的介入汇率市场。这导致日元迅速升值,引发了日本不动产和股市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爆棚式增长。

美元对比日元的汇率

  整体上看,日元升值最先影响的就是商品出口。12个月之间,美元和日元之比就从 1:240 转变为 1:120。这意味着,美国人之前买盘《超级马里奥》还只要 60 美元,游戏 1 年之后就涨价为 120 美元。海外市场的购买欲一旦降低,进而就影响到了本国的商品出口量。

  为了带动内需,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开始推行低利率政策。简而言之就是降低存款和贷款的利息,让人们倾向于消费和进行投资。平成景气时代的日本,有着“土地不会贬值”的说辞,一时之间大量的投机者涌入土地和股票交易市场,人们的账面财产得以极速增加,日本民众开始变得富有起来。

  当时日本坊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整个东京都的地价可以买下美国,二是美国人想要用加州来换天皇的皇居。因此,无论在《如龙》还是《审判之眼》中,都能看到财力雄厚的不动产公司,运用不正当的黑道势力强征土地,将价格进一步抬高后获取利益。

《如龙0》的尾田纯想用钱收买店面

  这为街友的大量涌现埋下了种子。地价上升直接造成都市住宅紧缺,普通的打工者无法承受住房支出,大规模的迁往郊区。如果动作稍晚一些,不动产财团就会将城郊土地转变为高尔夫球场、度假村等近城的旅游资源,一部分民众流离失所。

  但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1989 年,三重野康上任为日本央行的行长。他洞悉出一个社会现象,账面资产提升的背后并没有实业支持,就如同「庞氏骗局」一般。当最后一个拿到房子的人卖不出去时,整个系统就会开始崩塌。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三重在上任的一年内,通过各种政策让日本商业银行的贴现率提高了六倍,他们的借贷金和准备金大大缩减,只能提高利息吸引民众存钱:这反而加速了经济的衰退。

  当平成景气进入尾声时,股市和不动产的涨势已不如之前,越来越多的投机者丧失动力。再加上利息提高,人们的投资欲望逐渐降低,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使得土地和股票的价格直线下跌。那些前期因为账面资金而投入过多资源的人,一夜之间亏得不省人事,企业、个体户、普通股民进而背负大量债务,泡沫破灭了。

平成景气后期,经济断崖式下跌

  投机失败而背负债务的人尚且还能称为“咎由自取”,但泡沫破灭却对老实本分的民众造成了巨大影响。平成景气带动了不少“虚假”的工作需求,以不动产为例,政企在此期间大兴土木,不顾未来规划,趁着消费主义的兴起大肆建造滑雪场、度假村、高速公路、填海港口等公共设施,其中促生的用工数量可想而知。

  从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来看,1988 年日本建筑行业的雇员缺口为 350 万人。要知道,彼时即使将高中、中专和大学的毕业生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只有 188 万。学生们手中拿着 5~10 封 OFFER 可是一点都不为过,各公司甚至推行入职福利,买通人际关系求着学生过来上班。

  但经济下行后,原本他们所在的企业不是紧缩编制,就是破产清算,这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薪资削减、终身雇佣制转变为合约制,合约制进而又变成了失业。

  2003 年前后,日本的企业用工需求降到谷底,从厚生劳动省制作的求职情报表来看,招聘市场的求人倍率(超过 2.0 代表社会景气)从 1991 年的 3.08 倍一度降至 2003 年的 0.5 倍,多达 400 万人的日本「穷忙族」就此应运而生。由于薪资不足,没有特别固定的工作,他们往往需要身兼两三份工作才得以维持温饱。

  那些家庭负担不大,社会的失意者和受挫者,为了摆脱烦恼干脆就成了街友。即使过得不太体面,但生活大体上也变得更为自由。根据「Homeless 实态全国调查 2012」的统计,有 42% 的街友先前都是公司的正式雇员,而在“为何成为街友”这一栏的调查中,34.1% 的人源于工作岗位减少,而 28.4% 的人因为破产或者失业。

  “就像活在恶性循环中,我付得起今天的饭钱,也能找到睡觉的地方,但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展望未来或是拥有希望。”一位名叫佐佐木的前街友如此说到。

人人都是街友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人会去享受“流浪式”的生活。毕竟,从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来看,37.7% 的街友手持养老金保障,30.5% 对于未来的期望是“维持现状”。

  与他们这种无欲无求的态度相同,泡沫经济后,日本民众对于消费变得极其保守,恨不得能和街友一样自给自足。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提出了「低欲望社会」的概念,他认为现在的日本明明握有“金钱、土地、人口”这些“带来繁荣的武器”,却完全不想加以利用。

  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是,日本个人金融资产总量约为 1700 万亿日元,但民众仍不愿意投资配息率 3% 的股票(公司赚 100 万就要分你 3 万),转而把钱送到银行的存款窗口。作为参考,野村控股银行的定期利率为 0.1%,新生银行、三菱日联、三井住友银行更是低到发指,只有 0.01%。

我承认,现在是你比较开心

  大前研一的发言建立在宏观层面之上,但对于底层的日本人而言,他们却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两手拮据而“被迫”进入了低欲望状态。家道中落的前车之鉴太多,年轻人变得惧怕承担责任,他们将结婚生子喻为人生的坟墓,将借贷购房视为套牢成奴。

  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眼熟?事实上,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欧洲,缓慢凝滞的经济环境下,民众的生活同样显得颓废阴郁。不同时期,世界各地都呈现过相似的状态。

  日本街友促成的社会群像,如今成了动画、电影、游戏中的常见元素,而内在的“低欲望理念”,或多或少的也引起了大众共情。当人人都怀揣着一颗“街友之心”时,新奇事件的表象之下,它的缘由也许更值得人们反思。

| (203) 赞(222)
箱子 点赞狂魔

原来小丑就是我。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203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