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rry”的元素下,是扳机社对深刻话题的一次尝试

作者 一山同学   编辑 EK   2020-05-13 09:30:00

兽人少女在动物都市的冒失历险。

  每当 Trigger 推出新作的时候,总会在动画观众心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从今年 4 月开始,Trigger 新作《BNA》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动画迷的目光,动画通过三大平台 Netflix、富士电视台的 +Ultra 和哔哩哔哩分别锁定欧美、日本和中国大陆的观众,并以“6+6”分割的形式进行放送。而明星动画人吉成曜也在继《小魔女学园》之后,第二次担任了 TV 动画的监督。

  那么,这部动画究竟值不值得一看呢?

《BNA》的主视觉图

高制作规格TV动画

  熟悉 Trigger 的观众很清楚,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今石洋之已经把个人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这家公司的基因以及其出品的动画里。这导致了其产出的作品拥有一种让观众难以忘怀的独特风格,并且不断在新作中延续了下去,《BNA》当然也是如此。

  《BNA》启用了芳垣祐介作为人物设计,而芳垣偏“幼”的人设也和同样以他做人设的《宇宙巡警露露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系列构成则是 Trigger 的老伙伴中岛一基,中岛也是《Promare》的脚本。同样沿袭《Promare》的还有《BNA》鲜艳的色彩运用。

第一话开场的庆典可谓是抓住了眼球

  在《BNA》中,吉成曜作为监督的熟练程度显然提升了不少。相比《小魔女学园》,他在本作中技术层面的参与度不高,并没有把工作重心过多地放在作监和原画工作上。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是投入在管理层面,把技术工作交给了他信得过的同事们,这些人包括了 Trigger 三大创始人大冢雅彦、今石洋之和舛本和也。

  由此可见,与 Netflix 的合作,Trigger 显然是不敢怠慢的。《BNA》的人员班底几乎是 Trigger 社内最高规格,除了雨宫哲可能忙于“圆谷宇宙”第二部作品《SSSS.DYNAZENON》的工作之外,Trigger 全社的知名动画人几乎全员参与到了《BNA》的制作之中。

  三大创始人要么负责单回的分镜、要么直接参与作监甚至是原画的工作,而像寿司、坂本胜、芳垣祐介等人设级别的动画人也承担了作画监督的工作,“小魔女军团”中目前还在社内的金子雄人、五十岚海也都负责了动作作画。外援还有同样参与《小魔女学园》最初版本的国人画师邓佳湄。由此看来,整个《BNA》的制作阵容可谓是兵强马壮。

  在这个顶级动画人汇聚的作品中,本作继承了 Trigger 的既有风格——动作场面非常精彩,夸张且流畅;角色特点鲜明,浮夸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愈发强调人物作画精细程度的日本动画中很罕见;前期单元剧的结构也让每一个单回负责人都能展现出个人的特色。今石洋之的个人回(第五话)十分突出,而大冢与小松田大全各自的个人回也与今石回做出了鲜明的区别,这也与强调“越来越强调绘柄统一、风格统一”的日本动画形成对比。

  总之,《BNA》是无论是参与的制作人员,还是作品表现出来的特质,都在表明,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 Trigger 作品。

顺便还捏他了一下迪士尼

独树一帜的风格化

  Trigger 成为欧美最喜欢的日本动画公司,不是没有原因的。今石洋之和吉成曜所负责监督的 TV 动画,都有一种极为复古的坚持:

  与日本动画如今趋势反其道而行之,人设层面不能过于复杂,让原画师们没有太大的负担,尽可能释放自己的动作作画天赋,也让作画监督修正的压力也随之变小;故事层面以单元剧为基础,并把剧情的主要线索与矛盾埋在单元剧之中;单元剧要充分发挥单回分镜、演出与作监的个人风格。

虽然人设不同,但是不少网友都能察觉到与《小魔女学园》风格的相似性

  这些内容与美国当年手绘动画的特征很相近,审美上向欧美观众靠拢。这也让今石洋之高度参与的《FLCL》,与他负责的《落叶》《天元突破》《吊带袜天使》《斩服少女》,以及吉成曜负责的《小魔女学园》等诸多原创 TV 动画得到了大量欧美观众的追捧与喜爱。《BNA》也把这样的风格继承了下来。

  芳垣祐介延续了个人风格的人设,在突出人物特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角色的线条,有意地让人设非常贴近欧美观众的审美。这也能看出来 Trigger 不同监督的作品,在人设层面有不同的观众导向。今石洋之、吉成曜所监督的作品,其选择的人设都是偏美式的、简单化的,代表作品就是《吊带袜天使》和《小魔女学园》。像《羁绊者》《SSSS.古利特》则是针对日本宅向观众,更贴近插画,让人设的线条尽可能的复杂化。

人设就能看到Trigger每部作品的“指向性”

  《BNA》显然是前者,无论是主角小满、士郎,还是诸多配角,都尽可能限制线条,并对角色表情没有太多的禁锢,任凭画师自由发挥,因此作品总也有很多截图可以当做表情包。同时作品还迎合欧美动画宅所喜欢的“Furry”来完成动画创作,其野心可见一斑。

至于为什么欧美观众喜欢Furry,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作品在美术层面也保持了 Trigger 以往的优势,Trigger 非常喜欢用大的色块,来强化作品所想要传递的氛围。像《斩服少女》使用红色,《Promare》用黄色,而这一次在《BNA》中使用大量的蓝色,还有粉色。这两个颜色组合实际上代表黑夜与霓虹的组合,因此作品中出现大量的夜景来展示这两个主色调。而引申意义则是代表作品中两个观点的对立。

  作画作为 Trigger 的强项自然不用多说,今石洋之、吉成曜、寿司等人相继贡献了出色的作画,动作流畅且夸张,不少动作场面想象力还相当丰富。更难得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部作品所带来的变化——Trigger 不再一味追求打斗场面,角色的日常动作刻画、演技等也成为这部动画重点描绘的对象;而在吉成曜、今石洋之在原画参与程度不高的情况下,Trigger 社内、社外的大量新人也顶了上来。

疑似五十岚海负责的动作场面

  美术与作画,对于 Trigger 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吉成曜在《小魔女学园》就被观众诟病的“叙事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Trigger 选择“种族问题”和“群体意识”这样宏大的题目,是否有能力把这件事情本身讲明白?

动物都市浮华的背后影射的正是种族问题

  《BNA》有进步,但依旧不够理想。


下一页:更多内容

| (46) 赞(82)
一山同学 特约作者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46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