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佬讲古:育碧的30年伟大航行

作者 80后写稿佬   编辑 政宗   2016-12-28 09:50:10

不管你是否喜欢育碧的游戏,都无法否认这家法国厂商在当今游戏界的巨大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似乎总是能受到加倍关注。和不少游戏厂商一样,这艘游戏巨轮的启航,还要从法国乡间的一个小作坊说起。

  当我们谈论起游戏产业,更多关注的是北美和日本的游戏厂商,今天,不妨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游戏界的第三极 —— 欧洲。

   说到欧洲的游戏龙头,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育碧”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个从法国小乡镇起航、影响力遍布全球的业内巨头,在2016年迈入了第三十个年头。

   在这三十年间,他们从一艘在大厂商的风浪间飘摇的“小船”,一步步成为如今游戏界的“航母”,当中的故事也是一波三折。

“育碧”竟是分离主义的代号?

   1800年,五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以五箭齐发的姿态席卷欧洲商业领域,继而影响全世界,成就了“罗斯柴尔德”的神话。186年之后,在罗斯柴尔德五虎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土地上,同样有五个来自同一个家族的年轻人摩拳擦掌,想要在新兴的领域一展风骚。

   他们在布列塔尼地区莫比昂省卡朗图瓦小镇创立了一家小型游戏公司,这个家族名为“古利莫特”,而这家游戏小作坊,就叫做“育碧”。

   在创立游戏企业之前,古利莫特家族从事的是化肥和农业原料经销贸易。除了父母,五位兄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参与到了这份家族生意的各个环节中 —— 交货、运输和会计等等,尤其是农忙的时候,每每忙得不可开交。

耶韦斯·古利莫特,育碧的领航人

   在老爸退休之后,古利莫特兄弟们没有心思在这个“养育”了他们的产业上继续发展,不断上涨的成本和缩减的收益让他们感到吃力不讨好。

   米切尔·古利莫特在前往伦敦度假期间,偶然在当地朋友的介绍下,接触到当时正在冉冉升起的游戏行业。他惊讶地发现这样“炫酷”的产业,其成本竟然只是自己不遑宁处的农产品业务的一半。

   当他将此事诉诸兄弟们时,他的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之后他们迅速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农副产品商店,兄弟们同心协力,成立了新的公司。

   在公司的命名上,他们花了点小心思,从“布列塔尼独立联盟”(Union des Bretons Indépendants)各取一个首字母,组成了后来被世人所熟知的“UBI”。然而,布列塔尼是欧洲著名的独立倾向地区,这样的由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为了迎合主流市场,后来育碧将自己的名字来由更正为“Ubiquity”(无处不在)与“Software”(软件)这两个单词的组合。无论官方作何解释,名为“育碧”的小船已从布里塔尼半岛起航,驶向了名为“游戏”的伟大航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欧洲游戏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间巨大。雅达利的大崩溃造成的萧条持续发酵,直到1986年9月NES才正式登陆欧洲。“古利莫特们”将育碧主要目标放在了个人电脑市场,欧美市场当年最受欢迎的Commodore、MS-DOS以及雅达利的个人电脑系列都是育碧的主力攻坚的领域。

   不过育碧并没有马上大放异彩,事实上在最初的三年(1986-1988),育碧只代理了三款电脑游戏,其中两款都未曾掀起太多涟漪,唯独改编自僵尸片大师乔治·罗梅罗名作《活死人黎明》的第一人称动作冒险游戏《Zombi》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既然无法得到优质的资源,育碧便稳扎稳打,培养与中小型开发厂商的关系。直到1989年,育碧迎来了第一次飞跃。在这一年,他们一直联系的开发商们开始全面爆发,大量新作涌现。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自然是乔丹·麦其纳领导的Broderhund Software,这个耶鲁大学高材生的出道作《空手道专家》就获得了超过50万份的销量。在1989年,他带来了一款革命性的动作冒险游戏 —— 《波斯王子》。细腻的肢体动作和惯性变化,加上卷轴技术的运用以及富有趣味性的关卡设计,使得游戏的销量突破了200万大关。当然,这时的育碧仅仅担任了该作法国地区的发行商,只能在200万份销量中分一杯羹。

最初的《波斯王子》

   凭借着一系列成功的商业运作,育碧的名声如滚雪球般积累,很快他们又成功取得了EA、Microprose和雪乐山的代理权,这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EA自不必说,雪乐山也是老牌游戏厂商,Microprose则是由游戏界传奇席德·梅尔在1982年创立,旗下的《命令》系列三部曲令其声名大振,随后他们又在1991年推出了举世闻名的《文明》系列。育碧的影响力逐渐辐射至英国、德国乃至大西洋彼岸。

   地区分销商的定位已经无法满足育碧扩张的欲望,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北美大厂开始进军世界主要市场,建立自己的营销阵地。古利莫特家族未雨绸缪,育碧在布里塔尼城郊的一个庄园建立了自己的开发基地,大量招入20岁以下的年轻设计师和游戏开发人员,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游戏。

   在加入育碧的大军中,其中有一个名叫米歇尔·安塞尔(Michel Ancel)的天才少年,在蒙彼利埃和育碧制作人尼古拉斯·舒克龙(Nicolas Choukroun)会面之后,年仅17岁的他加入了育碧,而这个决定使得育碧在数年之后以开发商的身份在游戏界大放异彩。

   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 走出去!

走出去

   1992年,育碧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工作室,最早的雇员包括4位程序猿和2名美工人员。而时至今日,这家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了拥有超过800名员工的大型工作室。

   这家数年前还只是个乡下小作坊的公司迎来了第一段高速发展,从此开启了遍地开花的全球化之旅。

   1993年,育碧正式成为法国最大的分销商。在法国已经没有对手,育碧加紧走出西北部小乡镇的步伐。次年,他们在巴黎大区的圣丹尼斯镇蒙特雷乌尔租下了整栋大楼,距离这座世界四大国际化大都会的市中心仅有6公里的距离。1998年世界杯决赛举办地圣丹尼斯大球场就坐落于附近,这间“育碧巴黎”工作室迅速成为了育碧的经贸和开发中心,即便是日后育碧将自己的总部从莫比昂省的小乡镇搬到了省会雷恩,也没有撼动这座工作室的地位。

   也是从这里开始,育碧为世人所熟知。觉悟到PC市场的局限性,育碧将目光放在更广阔的领域上,任天堂便是他们选择的第一个拉拢对象。

   事实上在1989年,育碧就曾发行过网球游戏《Great Courts》。不过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育碧在代理续作《Great Courts 2》的时候并没有和任天堂继续合作,但这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合作。

   在上世纪80年代,“夺宝奇兵”系列可谓风靡全球,衍生产品也活跃于各个平台。这一势头一直延续至90年代,《夺宝奇兵3》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1991年任天堂推出了FC/NES版的《夺宝奇兵3》,育碧将之引进分销,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算是走出了作为经销商迈向世界的又一步,紧接着育碧又迈出一步,这次轮到他们的工作室取得成功。

   1994年,育碧在蒙彼利埃开设了新的工作室(当时名为“Ludimedia”)。除了开发DOS游戏《Action Soccer》外,这个工作室承担一项重要任务,开发育碧早期的代表作 —— 《雷曼》。而负责开发的,正是米歇尔·安塞尔。

   早在1992年,已经参与了数款游戏开发的安塞尔就已经开始着手设计这款游戏,他设计了一个手脚和身体并不相连的虚拟角色“雷曼”。这个有别于其他2D横版过关游戏人物的角色穿梭于6个画风精美的世界 —— 梦森林、音乐山、青蓝山、图画城、蝎子洞和最终BOSS的城堡,良好的动作系统加上出色的关卡设计令游戏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游戏最初对应的平台是雅达利ST,后来育碧打算在SNES-CD上发布这款游戏,但任天堂对于卡带政策的执着以及CD作为储存介质的兴起令他们临时改变了主意,选择在雅达利Jaguar上先行发布,其后又移植到了PS和SS上。

   游戏的销量相当喜人,光是在PS上的销量就超过三百万份,并且在欧洲游戏市场最重要风向标之一的英国市场,《雷曼》打败了《古墓丽影2》和《GT赛车》,成为该国历史销量最佳的PS游戏。

  安塞尔和他的“雷曼”  

   尝到甜头的育碧再接再厉,短短八年时间,育碧旗下几家工作室联手推出了25款“雷曼”系列游戏,游戏范畴从横板过关到各类体育和益智游戏,就像马里奥之于任天堂、索尼克之于世嘉,雷曼也成为了早期育碧的吉祥物和生招牌。

   在“雷曼”的助推下,育碧的“走出去”变得十分顺利。

   1996年对于成立刚好十周年的育碧具有重要的意义,《雷曼》的成功带来了良好的财务报表以及口碑信誉,育碧终于正式挂牌上市,迈出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第一步。在此之后,育碧保持了稳定而快速的扩张步伐。同年,育碧正式进入中国,他们在上海建立了工作室,成为最早一批扎根国内的游戏厂商之一。

   这一年还发生了另一件在日后对育碧影响重大的事件 —— 战争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红色风暴娱乐”( Red Storm Entertainment)。工作室的命名取自其名作《红色风暴》,而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汤姆·克兰西的著作改编成游戏。

   在将两部“汤姆·克拉西权力游戏”(Power Plays,和我们熟知的‘Game of Thrones’是两回事)系列小说改编成策略游戏、并且获得一定反响后,他们做出了第一款射击类游戏 —— 《彩虹六号》。汤姆·克兰西不但亲自将小说改编成游戏剧本,还全程参与监制游戏开发。

   这款作品也确实取得了成功,横跨PS和N64平台的《彩虹六号》一炮而红,销量超过200万份,也令红色风暴工作室名声大噪。很快他们便相继推出了几款资料片以及续作,同样获得不错的成绩,这也吸引了不少游戏巨头的注意,其中就包括育碧。他们不仅取得了《彩虹六号:正义之矛》的发行权,并且让旗下的米兰工作室参与研发了部分游戏内容,为未来的一系列事件打下了良好互信的基础。

  “汤姆·克兰西”三大战争系列作品,构筑了育碧的第一个辉煌时代  

   随着欧洲业务发展良好,育碧准备一鼓作气进军北美市场。伊维斯·古利莫特也曾经多次到美国调研,在北美大本营基本敲定的时候,半路却杀出了加拿大魁北克,他们向伊维斯提议将育碧北美总部定在魁北克的首府蒙特利尔。那是仅次于巴黎的全球第二大法语城市,加拿大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更诱人的是魁北克政客们提出的“墨丘利计划”,经过谈判,政府同意5年内资助育碧在当地创造超过500个就业岗位,每雇佣一人,魁北克政府资助15000美元,加拿大政府资助10000美元。超过千万美元的“馅饼”打动了古利莫特家族,1997年,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正式成立,在数年之后,它将成为育碧乃至全球游戏开发的旗舰,连带着蒙特利尔这座曾经的“工业之城”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瞩目的“设计之城”。

   但是罗马非一天建成,“设计之城”也需要时间和机遇来让它绽放光芒。

| (118) 赞(173)
80后写稿佬 特约作者

关注

评论(118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