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佬讲古:育碧的30年伟大航行

作者 80后写稿佬   编辑 政宗   2016-12-28 09:50:10

不管你是否喜欢育碧的游戏,都无法否认这家法国厂商在当今游戏界的巨大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似乎总是能受到加倍关注。和不少游戏厂商一样,这艘游戏巨轮的启航,还要从法国乡间的一个小作坊说起。

盈满则亏,陷入危机

   在《刺客信条》和《舞力全开》火力全开的加持下,育碧登上了行业巅峰。就规模而言,他们与EA、动视暴雪一同成为了业内“三巨头”。

   然而好景不常,育碧的多工作室模式其弊端日益显现,并且在2014年达到了高峰。

   《看门狗》的“缩水门”事件看上去盛世危言,之后《刺客信条:大革命》海量的BUG相信至今大家仍记忆犹新,这也使得《刺客信条》年货化的审美疲劳被无限放大,这个一度风光无限的系列陷入了“一损俱损”的局面。  

   育碧甚至还惹上官非,德斯里特为此不得不向公众做出道歉,官方承诺会弥补《大革命》的玩家,免费奉送一款育碧游戏,但前提是该玩家放弃集体诉讼的权利,这又让育碧再次受到抨击。

   “为什么EA是‘全美最差的游戏公司’,因为育碧在法国”。这样的段子虽然有些过分,但也不无道理。游戏“缩水”的问题并非育碧一家独有,但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育碧越是站在焦点之处,推出的大作越是频繁,其问题就愈发凸显。

   惊鸿一现的《全境封锁》初登场时以其惊艳的创意和雪莲引擎惊人的拟真表现震撼了世界,但最后却同样背上了“缩水”的恶名,相对平淡的开放世界以及满级后无所事事令游戏多少有点名过其实。

   而与口碑相反的是,游戏的销量依旧强劲。不过这看上去更像是育碧的积威犹在,而这种势头还能维持多久还不得而知。

   在成立30周年之际,与育碧相关的热门新闻并不是庆祝活动,而是各种被收购的消息。相信近年来,“维旺迪”这个名字已经为不少玩家所熟知,这家市值超过250亿美元的法国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大鳄。

   维旺迪早早地涉足了游戏业,他们在1998年收购了暴雪,而早年间曾经和育碧合作密切的雪乐山也在2000年前后被其收购。2007年,维旺迪更是收购了动视,组成了知名的“动视暴雪”。而自从2012年从动视暴雪中失势之后,维旺迪一直希望寻找机会重新进入游戏市场,无论是EA还是动视暴雪,其市值与维旺迪相差无几,想要鲸吞这些企业几乎不可能,于是他们便瞄上了育碧。

  外媒制作的漫画生动反应了维旺迪和育碧的关系  

   受到整体游戏口碑的拖累,智乐的综合收益出现了负增长,这给予了维旺迪很好的缺口和契机。从2015年底开始,维旺迪突然对智乐发起攻势,迅速拥有了超过30%的股份,并且根据法国法律向智乐发起全面收购,但是遭到智乐董事会以及背后控股的古利莫特家族的坚决抵制。

   感受到巨大危机的育碧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一度还控制着超过56%的股权。但这些在挥舞的支票本下根本不值一提,为了收购智乐,维旺迪将手上仅余的动视暴雪股份完全抛售,将资金投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在维旺迪激进凌厉的金元攻势下,一个又一个股东沦陷,米切尔·古利莫特在今年六月底率领董事会成员集体辞职,与其说是意气用事,倒不如说是弃车保帅。

   直到今年的7月1日,维旺迪已经掌控了智乐96%的股份,基本将曾经的手游之王收入囊中。育碧的全线收缩并没有阻止维旺迪前进的步伐,目前后者已经拥有了育碧24%的股份,虽然尚未走出决定性的那一步,但对育碧而言,眼下的局势也绝对称不上乐观。至于失去经营自主性对于如今的育碧而言是好是坏,谁也没有答案。

结语:征途仍在继续

   无论维旺迪收购成功与否,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的育碧依旧保持着前进的脚步,尤其是在游戏创新方面更是值得击节赞赏:《看门狗2》加入了黑人文化后,比起前作有了不错的提升;而在VR领域,育碧也准备了《雄鹰翱翔》《狼人游戏》以及由红色风暴工作室打造的第一款VR游戏《星际迷航:舰桥船员》,积极布局。

   展望2017年,《荣耀战魂》的多人冷兵器对决看上去十分带感,人气IP《南方公园》和《幽灵行动》的新作也是箭在弦上,再加上刚刚上映的《刺客信条》真人电影,足见育碧这艘已经航行了三十年的游戏巨轮并没有触礁沉没,甚至没有放缓航速,他们仍然保持着高效的速率,与玩家们一同驶向下一个十年的游戏时光。

| (118) 赞(173)
80后写稿佬 特约作者

关注

评论(118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