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颂的战争 上代主机的往事与记忆(中)

作者 80后写稿佬   编辑 lv6   2016-03-03 15:55:39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七世代主机大战的第二阶段,这一字记之曰“乱”。但正所谓“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正是在乱象之后,方显出英雄本色,三大主机制造商各自的新老领导层,其高明的眼界和拨乱反正的魄力,就更加值得击节赞赏。

信号灯之乱

        微软在Xbox时代就因为推迟发售而被PS2成功抢占先机,这被认为是Xbox在第六世代主机之战中落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微软高层对此始终耿耿于怀。加上在2005年的上半年,Xbox的销量已经跌至不足万台,同期的PS2却依旧有百万级别的销量,对微软来说,用次世代主机强大的机能去对抗历史机皇的强势声望,是个积极却又无奈的做法。

        就如上篇所述,微软通过启用后备芯片制造商、不通过实验室验证便开始第一批芯片制造、快速决定主机内部架构和工业设计等一系列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为他们赢得了一年的宝贵时间。微软相信,他们有能力用这一年的时间,将上一世代的皇者索尼拉下宝座。

        历史证明,早起的鸟儿并不一定就有食吃,否则世嘉的DC应该能成为第六世代的机皇。世嘉在1998年底推出了DC,比其他三家(PS2、Xbox和NGC)最少早了一年多。但DC最终仅获得800万台的销量,不足PS2销量的5.5%,与堪称失败的NGC相比,销量甚至不足后者的一半。世嘉因此黯然退出游戏主机市场。

        这里之所以要提及世嘉,是因为有一位在第七世代主机大战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即将登场,他便是彼得·摩尔。

        这个原本出身体育行业的高管,除了给儿子买过一台土星游戏机之外,几乎和世嘉甚至和整个游戏业扯不上联系。在效力了锐步二十年之后,他被急于打开北美市场的世嘉高薪挖角,成为了其北美地区的营销总监和副总裁。尽管世嘉北美的CEO对这项任命并不赞同,但彼得·摩尔很快便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在他的引导下,世嘉DC进军北美市场,也为这家老牌的家用机厂商最终退出主机市场点燃了导火索。


▲DC时代世嘉游戏业务高层与旗下主要工作室代表的一张合影,照片最下面的两个人分别是世嘉日本和美国业务的负责人,彼时所有人都对世嘉新主机的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看来,在PS2席卷八方的第六世代,同时期其他主机的“失败”似是难以避免。不同于前代王者、底蕴十足的任天堂,也不同于后起之秀、财大气粗的微软,当时有志难伸的世嘉因为DC的颓势,已然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无力东山再起。将这份责任归罪于某个人并不恰当,但是摩尔却被迫背起了“黑锅”。    

        当DC连同着整个世嘉的主机事业大厦将倾时,摩尔被委托亲口向日本总部方面打电话劝说放弃硬件事业,当整个世嘉高层同意退出主机战线后,“传声筒”摩尔又被委托一一给记者们打电话告知情况。有不少人因此把摩尔当做“弄垮”了世嘉主机事业的元凶,让摩尔倍感委屈。

        “这个经历真是让人毕生难忘。”十多年后摩尔回忆当年时如是说。现在,这个曾经按下世嘉主机死刑执行按钮的男人,成为了肩负Xbox360首发销售重任的微软副总裁。盖茨和鲍尔默都对他报以信任,希望摩尔为微软和Xbox打一场翻身仗。

        “我们不会重蹈Dreamcast的覆辙。”这是当时彼得·摩尔对Xbox部门员工也是对自己常说的话。

        当彼得·摩尔在2005年E3上带着“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微笑与久多良木健握手时,他相信索尼的演示虽然惊艳,但大多是CG动画,比不上微软实打实地拿出了主机;而在一年之后,当他知道PS3将以599美元发售时,摩尔确信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

        彼得·摩尔先是抓住了PS3的高价格发表了批评,引发了索尼和微软之间的一场口水战,成功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在微软身上;当他在E3上特意展示了自己的“GTA4”纹身,以此宣布这部千万销量级别的大作将会登陆Xbox360时,微软终于露出了他们的獠牙。


▲彼得·摩尔和他的纹身成为了其介绍游戏时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独享次世代市场的唯一一年,微软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不乏《丧尸围城》、《战争机器》、《分裂细胞:双重间谍》、《山脊赛车6》和《九十九夜》等优质游戏。

        在2005年的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微软就卖出了近285万份游戏,在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500万份,强力的游戏阵容为Xbox360日后成为软件销量之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软硬件相辅相成,使得微软计划2006年内出货1000万台Xbox360的目标在圣诞节前就提前完成。也就是说,Xbox360 是以领先其他两个竞争对手近一千万台的普及率开始的战斗。

        怎料微软苦心经营的一切,在三盏红灯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有缺陷后再修复,这是微软从Windows操作系统多年的开发经验中得出的金科玉律。但微软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点:Windows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已经处于独孤求败的领域,用户即使多有不便也无能为力;但是在游戏业界,这套法则失去了魔力,微软为自己的冒进付出了代价。

        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集成电路中的元件数以倍数增加,所散发出的热量自然也十分惊人,在没有良好的散热条件下,损坏的几率相当高。如果微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室测试,起码可以降低出现“三红”的几率,可急于抢先索尼一步推出主机的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Xbox360发售后不久,有关主机瑕疵和不良率的报道开始陆续出现,微软方面对此作出回应称类似报道中的一些主机故障属于个别案例,首发的Xbox360次品率不到3%。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诉出现,开始有专业机构对“三红”问题机进行统计,一些“有识之士”甚至入禀法院,控告微软欺瞒消费者的行为。

        面对愈发强烈的质疑,微软不得不进行危机公关,他们试图将一切原因归咎于中国代工厂使用的劣质元件,代工厂则抱怨微软制定的急切工期和糟糕的内部架构。


▲“三红”堪称主机游戏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硬件故障

        一场“罗生门”式的口舌之争并不能将Xbox360拉出泥潭,微软内部甚至传出了要直接放弃XBOX品牌的消息,如若成真,意味着微软过去几年超过500亿美元的投入与扔到大西洋没有多大区别。

        这一次站出来力挽狂澜的,不再是已经对外宣布即将功成身退的比尔·盖茨,而是史蒂夫·鲍尔默,尽管后者作为微软总裁曾饱受诟病,但当彼得·摩尔拉上Xbox部门老大罗比·巴赫在雷德蒙德微软总部34号楼的小型会议室找到鲍尔默时,一场拯救Xbox360于毁灭危机的作战计划开始酝酿。

        出色的员工总是善于在向老板汇报工作难题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Xbox360面临的大面积硬件故障,摩尔设计了一套积极且可行的补救措施,包括承担故障主机的邮寄、售后服务和维修更换等所有费用,以及后续寻找维修商返修等等。为了保证售后物流环节的通常,他还计划与全美最大的物流公司联邦快递(Fedex)缔结短期合同,由后者为微软提供专门服务,将长达数周的主机更换周期缩减至两天一夜,光是这项支出就达到了2亿4千万美元。整个计划将耗费微软超过11.5亿美元,这是摩尔和他的团队计算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鲍尔默当机立断,批准了摩尔的Xbox营救计划,他任命巴赫统筹指挥,摩尔带队执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鲍尔默在任时做过的最英明的决定之一。另外也证明了这个地球上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对于财大气粗的微软来说都不是问题。

        摩尔的危机公关之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良好的售后大大减轻了玩家的负面情绪,随着新机型架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令玩家胆战心寒的“三红”问题得以缓解。Xbox360总算是撑过一场浩劫。这一次,摩尔不再是“丧门星”,而是挽救Xbox事业的中流砥柱。如果当年世嘉有这样的财力,DC能否在摩尔的带领下度过难关?可惜,历史并不相信可能。

        人们常以红色视为“危险”,黄色视为“警戒”,无独有偶,PS3也出现了“死亡黄灯”问题,其原因和结果与Xbox360的“三红”相差无几。虽然也会有因为电源老化、电压不稳所导致的“假黄灯”出现,但推迟了一年上市的索尼主机得到了充分调整的时间,使得“死亡黄灯”的发生几率不足1%。

        第七世代主机遭遇的大范围硬件故障,在此前几代主机战争中难得一见,而这种乱象造成的影响之一,是造就了大批资深的PS3和XBox360保养专家,这些原本对主机养护不大上心的玩家们,却各自摸索出了一套主机保护之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让这场大战增添了别样的意味。

| (119) 赞(189)
80后写稿佬 特约作者

关注
点赞是美意,打赏是鼓励

评论(119

跟帖规范
您还未,不能参与发言哦~
按热度 按时间

总贡献榜